发布日期:2024-07-29 12:17 点击次数:79
哈马斯武装日前公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其反坦克炮弹的制造能力,但视频里哈马斯武装人员只是给这些炮弹刷了一层绿漆,遮盖了炮弹的弹体上印着的 105 HEAT 的字样。哈马斯似乎曝光了一个大秘密,这种正在“生(刷)产(漆)”的炮弹,究竟是哪来的?
很多网友提出疑问,这究竟是谁制造的105mm高爆反坦克炮弹,到底是哪来的呢?
有人推测这是东方大国支援的新型炮弹。猜对了,这种炮弹其实就是中国产的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尾翼稳定破甲弹,估计出厂日期有三十多年了。
这是东方大国早已淘汰了的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尾翼破甲弹。弹体上印着的 HEAT,是High-Explosive Anti-Tank的缩写,翻译过来不应该称为“高爆反坦克炮弹”,这里有个弹药学上的专用名词,叫做“破甲弹”,也称为聚能装药破甲弹。
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炮弹与普通火炮的炮弹有很大区别,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弹壳上布满了小圆孔。当炮弹发射时,有一部分火药燃气会通过炮膛后部的拉瓦尔管膨胀再喷出,可以将火炮的后坐力大幅度降低。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是中国对美制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的仿制型号。这是一种很冷门的无坐力炮,也是解放军第一款车载无坐力炮。75式105无的主要结构和性能与美制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非常相似,只是75式105无抛弃了美式的测距枪,安装了自行研制的光学瞄准镜。
原装的美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带有一根12.7毫米的机枪枪管,在进行直射时,曳光子弹的外弹道与火炮几乎相同。先向目标发射曳光子弹,如果命中,说明火炮瞄准正确。经过2~3次测距试射的曳光弹都命中目标, 随后发射的火箭弹或炮弹很大概率也能命中。
二战以后西方研制的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多带有测距枪。测距枪能让无后坐力炮的瞄准射击很简单,但容易暴露,让目标警觉,而且测距试射的时间较长。但俄罗斯和中国的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则更喜欢测距瞄准合一的光学瞄准镜,二者各有长处。试射枪比测瞄合一的瞄准镜更简单,容易上手。而测距瞄准镜打得更准,但需要长时间训练,测距瞄准镜如果没受过专门训练,远距离基本打不准。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过的架在北京212吉普车上的那种无后坐力大炮,这款火炮是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步兵团炮兵营的反坦克连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在80年代,解放军北方的野战军步兵团的当家重火力是122毫米榴弹炮,100毫米反坦克炮,105毫米自行无后坐力炮,红箭-73反坦克导弹。后来,师团级的反坦克炮逐渐被淘汰,被反坦克导弹所取代。
75式105毫米自行无后坐力炮的炮身重量230公斤,射速为5~6发/分钟。火炮底盘由BJ212A轻型越野车改装而成,越野性能良好,可以空运。该炮采用线膛身管,最初仅配备了旋转破甲弹。在1981年定型了新型的尾翼稳定微旋破甲弹,1984年定型了杀伤爆破榴弹,1987年定型了简易火控系统。
75式105毫米自行无后坐力炮配备的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分别重16.2公斤和21.6公斤。破甲弹的初速为503米/秒,杀伤爆破榴弹初速为320米/秒,破甲弹的直射射程580米,杀伤榴弹的最大射程为7400米。破甲弹以65°角命中目标,能够击穿18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还装备另一种破甲弹,外形很像是迫击炮弹,很像是使用迫击炮弹改装而成的无后坐力炮炮弹。
在中东的大沙漠下面,一定埋了很多这样的炮弹。东方神秘大国曾经在80年代对外大量销售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国家军队装备这款武器。曾经使用过这种火炮的国家有: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拉克,伊朗,叙利亚,阿尔巴尼亚等等。 而且,75式105毫米破甲弹可与美国造的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通用,尤其受到了中东和北非军队的欢迎。
哈马斯武装拥有这款来自东方的75式105毫米破甲弹,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这款火炮曾经在30多年前大量出口。这一排排无后坐力炮炮弹的生产年份,可能比多数网友的年龄还要大。
哈马斯武装公布的这段视频里展示的105毫米破甲弹,一定是很早很早以前(时间大于30年)东方神秘大国支援到中东或北非的弹药,后来私下里流入哈马斯武装手中。
发布于:海南省